繅絲工業設備簡介
時間:2020-08-30
所屬欄目:繅絲工業館
點擊:92次
繅絲工業設備簡介
(一)混繭設備
混繭是白廠絲生產的第一道工序,就是把幾個不同莊口、批次的原料繭混合在一起。
(二)剝繭設備
剝繭就是將蠶繭外表裹著的松亂的繭衣剝去,使下工序的選繭,容易分清上車繭、次繭和各類下腳繭。
(三)選繭設備
按照工藝設計的要求進行選繭分類,剔除原料繭中不能繅絲的下腳繭。
(四)煮繭設備
通過煮繭能適當的膨潤和溶解絲膠,增強繭絲的強力,保證繭絲能連續不斷地順序離解,便于繅絲。
(五)繅絲設備
1. 手繅絲車:俗稱“手纟互”,大約是在漢唐以后出現的。構造極簡單,架上置一大木 離地約8寸,徑長3尺2寸,周長9尺2寸;傍置小炭爐,上有瓦釜,盛載熱水,邊設一竹轆(俗名卷轆),闊2寸4分,徑長3寸2分。待覓得絲口,穿過錢眼,而卷于竹轆之上,繼系之于木!,以手旋轉而繅之。
2.足踏繅絲車:俗稱“踩纟互”,發明于光緒十年(1884年)。構造亦甚簡,置木桌張,中設儲水陶釜,炭爐及錢眼等略如手纟互,而于桌后設一木架,架高約5尺,架一木 ,周長4尺8寸,右有彎軸,下縋一長方板,一端貼地,繅絲者用足踏之,以旋轉木而繅絲。
3.坐繅機:19世紀70年代,廣東省以蒸汽機為動力的機器繅絲廠誕生了,廣東的蠶絲生產從此進入了機器繅絲的時代。
4.立繅機:1954年,廣東省才有立繅機,到1964年,立繅機實現標準化并完全取代了坐繅機生產白廠絲。使用的立繅機型號,除順德絲廠建廠時的120臺是環球式(繅絲部和有緒繭部不隔開)外,其余均為中絲式即后來的D201型立繅機。立繅機由繅絲臺面、索緒裝置(最初為人工索緒)、添緒裝置、自動停 裝置、卷繞裝置和傳動裝置等組成,每臺機有20個緒頭,生產效率大大高于坐繅機。
順德絲廠女工在D201型立繅機前工作情景
5.自動繅絲機:70年代初開始使用,自動繅絲機是按照繅絲和索緒、理緒分業設計制造的?壗z部分增添纖度感知器控制生絲的纖度,纖度不足時指令給繭機自動添緒,取代了立繅機的定?壗z和人工添緒。
(六)復搖設備
1.小 絲片真空給濕機:民國8年(1919年)順德縣的繅絲廠開始使用“括絲機”(即復搖機)后,就相應有了小 絲片給濕工藝,它是復搖的前處理工序。其目的和作用,是使小 絲片在復搖時退繞容易,減少切斷,提高復搖效率和大 絲片質量。。70年代,學習江、浙的繅絲廠對小 絲片進行真空給濕的做法,各廠先后自行設計制造或購買“真空給濕機”;以后新建的廠,均裝備絲小 真空給濕機。
2.復搖機:根據一定的規格要求,將小 絲片后成合格的大 絲片和筒裝絲的過程,稱為“復搖”。建國前和建國初均稱括絲機,用蒸汽機做動力。建國后,廣東使用的復搖機,一是用大擦輪傳動的D112型和D112C型復搖機。廣東1980年以前建成的繅絲廠,均配備使用該機。二是齒輪傳動的D113型復搖機。該機是70年代,由南海絲廠和佛山紡機廠共同研制成功。1980年以后新建的繅絲廠,全都配備此種復搖機。三是單機傳動復搖機。這是紅衛絲廠于80年代初自行設計制造的新型復搖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