館內藏品
您的位置: 主頁 > 館內藏品 >

【四耳埕(清)】

埕子口部直徑9CM,底部直徑90CM,瓶中最大外徑周長為109CM,瓶的上方有4只帶孔小耳,瓶身為陶泥燒制內外有黑色光滑釉面。 ....

【陶罐(民國)】

埕子口部直徑9cm,瓶中最大外徑周長為85cm,高20cm。瓶身陶泥燒成棕紅色,內外沒有釉面。....

【立繅機(70年代)】

80年代初國內較先進立繅機,帶有120緒,機身鑄鐵,定纖部分用鐵、塑料制造。傳動部分為上下聯動,屬于當時非常優秀的機種。....

【排經梳(60年代)】

織布機必備工具,能排列固定經緯線,織布時控制絲線密度。....

【龍頭織布機(70年代)】

大型織布機,機身為鑄鐵,上裝有提花龍頭、可按照孔板要求,織出幾百種不同的花紋,其布幅最大為120cm,屬于70年代電動織布機中最先進機器。 ....

【條紋機(50年代)】

測定絲綢的纖度專用工具,用手把搖動,帶動繞線架轉動,從而把蠶繭的絲線繞上繞線架上,機上有兩個顯示出長度的讀數表。....

【木制織布機(現代)】

木質織布機,完全手工動力操作織布機。....

【復搖機(60年代)】

把蠶絲繞制成出口規格,所以稱為“洋返機”,由齒輪聯桿連動,人力搖攪。....

【仿明式坐繅機(現代)】

木制抽蠶絲機械,根據古書籍記載仿造品,完全依靠手工操作,腳踏作動力,明代繅絲工作坊專用機械。....

【剝繭選繭試樣機(50年代)】

剝繭、選繭?壗z前工序的設備,用木做成儲繭槽,儲繭槽出口有一塊由電動機帶動旋轉的粗糙帆布,經過剝繭后的蠶繭進入選繭臺上由工人逐粒篩選、分類。....

【六角括絲(50年代)】

復搖機專用器具。支撐架用鋁制,帶伸縮功能,繞絲角用實木制作,上面加壓光滑竹片。繞絲周長為150.5CM。....

【機械織布機(80年代)】

我們都曾看過太多的悲歡離合,也經歷過了太多的分離,但是我們卻終是沒有能夠明了,自己到底想要擁有的是什么,也許曾經也擁有過屬于自己的幸福,但是卻因為自己不懂得珍惜,所以最終還是錯過了,但是我們一定不能再....

【織布機(清)】

織布機,織機的俗稱。最早的織布機是席地而坐的遺憾織機,也叫腰機。使用方法是用足踩織機經線木棍,右手持打緯木刀在打緊緯線,左手在作投緯引線的姿態。 ....

【樓船雕刻(現代)】

樓船,我國古代一種甲板建筑,特別巨大,船高首寬,外觀似樓,所以被稱作“樓船” ....

【提花孔板打孔機(70年代)】

提花孔板制作專用機器....

【刺繡披肩(70年代)】

中國傳統工藝美術服裝的一種, 披肩也叫云肩,多以絲緞織錦制作。....

  • 117條記錄
国产日比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