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話嘉賓:廣東佛山南國絲都絲綢博物館館長吳英海
多彩的收藏,他們薈萃民間瑰寶;
個性的視野,他們豐富歷史細節。
分享樂趣,傳承文化,
他們用自己的激情和智慧,打開了一扇扇通向五彩世界的大門。
《CRI會客廳》中國民間博物館館長系列訪談,聆聽民間博物館館長的百味人生。
廣東省佛山順德,曾是繅絲業興旺的南國絲都,在鼎盛時期,被稱為“廣東銀行”。
而隨著順德絲廠的倒閉,“一船繅絲一船銀”的盛景也逐漸成為逝去的歷史、一代人的回憶。
為了傳承絲綢文化,為了還原順德絲綢業的繁盛,他,原順德絲廠分廠的廠長,跑遍中國、賣房籌款,在2007年創建了南國絲都絲綢博物館。
他叫吳英海,一位從湛江普通家庭走出來的絲綢專業大學生、廣東首家絲綢專題民間博物館的創辦人、絲綢文化的傳承人。
收藏是一本書,今天,《CRI會客廳》主持人郭丹將邀請吳英海先生一起,走進這間體驗式的生態博物館,了解制絲的全過程,感受順德繅絲業昔日的輝煌,體味吳先生對絲綢難以割舍的無限情懷。
廣東佛山南國絲都絲綢博物館館長吳英海接受《CRI會客廳》主持人郭丹專訪
坐落在廣東省佛山市順德區大良新城區的南國絲都絲綢博物館由吳英海館長于2007年創建
南國絲都絲綢博物館擁有老式繅絲機、織布機、制絲工具等藏品四百多件
七十年代的大型電動龍頭織布機是當年最先進的電動織布機器
自梳女、香云紗等與順德繅絲業密切相關的史料展示
館藏人工織布機
博物館工作人員繅絲演示
南國絲都絲綢博物館生態體驗區內種植各品種桑樹近二十畝
館內“;~塘”的景象再現了舊時順德人種桑養蠶養魚的生活情景
博物館展示的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香云紗”制品
博物館館長向主持人介紹絲制品特性
吳英海館長為《CRI會客廳》題詞:傳承絲都文化
吳英海館長與主持人郭丹合影
上一篇:上一篇:南國絲都博物館晉升3A級景區
下一篇:下一篇:第四屆葡萄文化節六月正式開放!
地址:佛山市順德區大良街道德和社區觀綠路1號
Power by DedeCms